
中國科技公司的新關鍵詞:自研、想象力與面向未來的勇氣
作為中國最大的創新者社區,極客公園過去 13 年來一直與中國一代代技術商業浪潮中的創新者在一起成長。
自 2011 年 1 月「中國創新產品評選(InnoAwards)」首次發布以來,極客公園一直在用年度產品評選的方式去見證每一年科技互聯網的發展變遷。如今眾多耳熟能詳的垂直領域獨角獸乃至科技巨頭,如小米、美團、微信、知乎、字節跳動、大疆 …... 他們都曾在還不廣為人知時候,在 InnoAwards 領獎臺上閃耀。
今年,極客公園發布全新的「中國創新力量 50 榜單(InnoForce 50)」——在過去一年為泛計算機科學領域及其交叉領域帶來創新和突破的中國公司/機構。
InnoForce 50 主要關注 3 個維度,而榜單入選的公司/機構均滿足了其中至少兩項:
- 技術創新的「銳度」:在重要科技領域實現自研突破,具備核心技術的自主知識產權;或踏足了過去鮮有人關注的前沿領域,并有可能會在未來為人類社會帶來巨大的改變。
- 社會效率推動的「力度」:在用科技去解決問題上獲得了結果、效率、價值等的突破性提升,對于社會帶來了巨大的效率提升和價值創造。
- 科技社會責任的「暖度」:代表了創新的產品思維,為用戶帶來了優質的體驗,用戶口碑佳;或大幅度提升人們(或某一類社會群體)的生命安全和生活幸福感。
如果把 InnoForce 50 作為觀察未來科技趨勢發展的透鏡,我們會看到在量子計算、商業航天、腦機接口、合成生物甚至可控核聚變等前沿科技的代表力量;在外界充滿爭議的 Web3 和元宇宙領域,也擁有真正的價值創造者;在軟件服務賽道中工業軟件尤其引人注目,有多家公司成長為中流砥柱;而在硬件產品方向,中國公司的全球化征程已經頗為亮眼 ......
從今年入選的 InnoForce 50,我們也可以總結出中國創新力量的新關鍵詞:自研、想象力與面向未來的勇氣。
以下為 2022 年度的 InnoForce 50 和他們的入選理由,讓我們為中國創新力量鼓掌:
入選理由:
能量奇點是中國第一家聚變能源創業公司,探索高溫超導+先進物理+AI 的創新技術路線,正在建造全球首臺全高溫超導托卡馬克裝置洪荒 70,已經完成首個高溫超導磁體研制和測試,超導磁體的研發和工程能力得到了驗證。
入選理由:
國內首家從事「相干量子計算及光量子計算」研發的公司,布局實用性光量子計算平臺的軟硬件協同生態,實現核心器件、關鍵組件國產化,其設備可在室溫下運行。目前,玻色量子在智能優化、大數據處理和 AI 算力需求等領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推動了量子計算的實用化。
入選理由:
云計算正在從以軟件創新為核心,走向軟硬件協同創新的時代。阿里云是這一趨勢的重要推動者,其正在建設全棧自研的硬件基礎設施,推出了多款重要的硬件創新產品,比如,云數據中心專用處理器 CIPU,自研 CPU 芯片倚天 710 和磐久服務器等等,進一步促進了云計算的降本增效。
入選理由:
數據正在成為關鍵的生產要素,其相關的技術創新也迎來了新一波的高峰。隱私計算技術被看作是解決在數據價值流通的同時實現安全保護這一兩難問題的重要措施。螞蟻集團在隱私計算領域的專利申請數已連續 2 年位列全球第一,本年度螞蟻發布可信隱私計算開源框架隱語 SecretFlow,推動了隱私計算技術的平民化。
入選理由:
創鄰科技是國內首家成熟商業化高性能分布式圖數據庫供應商,其核心產品 Galaxybase 原生分布式高性能圖平臺擁有全自主知識產權,底層核心代碼 100% 自研。2022 年,Galaxybase 接連打破了圖數據庫處理規模世界紀錄和當前世界唯一第三方公認的權威圖數據庫性能測試世界紀錄。
入選理由:
可以科技是一家消費級機器人公司,致力于打造走進家庭場景的機器人產品。其核心產品 ClicBot(可立寶),是一款可編程模塊化機器人套裝,采用獨創的模塊拼接方式,解鎖了機器人作為玩具的全新可能,受到全球 100 多個國家和地區用戶的喜愛。
入選理由:
智能特種機器人公司史河機器人,是國內少有的實現了高空作業機器人產業化的企業。目前,史河機器人已經申請相關軟硬件專利 280 余項,已成功了推出船舶除銹機器人、化工罐防腐作業機器人、罐體打磨機器人等多款產品,并在火電、建筑、交通和橋隧等多個行業實現深度應用。
入選理由:
極智嘉是全球最大的倉儲機器人公司,在自主移動機器人(Autonomous Mobile Robot,AMR)領域連續四年全球市占率第一。其在機器人軟硬件層面擁具有深厚的積累,打造了全能的 All-in-One「貨到人」解決方案,是倉儲物流機器人未來發展趨勢的重要參與者。優秀的產品和專業的服務,推動極智嘉在海內外實現了大規模的商業化落地。
入選理由:
星河動力成立于 2018 年,專注商業運載火箭的研制、發射。星河動力是國內民營火箭公司中少有的保持著非常穩定發展節奏的企業,有著 100% 的發射成功率,目前已經實現了連續第四次成功發射,開啟了自身規?;l射服務的新階段,同時也刷新了中國民營商業火箭發射交付的新紀錄。
入選理由:
全球來看,在商業火箭公司中有且只有 SpaceX 擁有入軌級可回收運載火箭技術。在國內,深藍航天聚焦在液體回收復用運載火箭,并嚴格對標 SpaceX 的發展路徑。今年,深藍航天試驗火箭「星云-M」完成了 1 公里級垂直起飛及降落飛行試驗。這意味著深藍航天也成為了在 SpaceX 之后全球第二家完成液氧煤油火箭垂直回收復用全部低空工程試驗的公司。
入選理由:
上海樹圖區塊鏈研究院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 Conflux 樹圖區塊鏈,其相較于比特幣和以太坊,在性能和成本上都實現了數量級的提升。當大多數人都在認為在國內做 Web3 沒有機會時,Conflux 正在給出一個不同的答案:在滿足監管合規的要求之下,做公鏈而非聯盟鏈,賦能實體經濟發展而非炒幣,Web3 在國內可以找到一條新的發展路徑。2022 年,Conflux 生態實現了大發展,目前擁有包括薄盒、Anyweb 數連、區塊積木等在內的 80 多個 Web3 相關的生態平臺。Conflux 正在成為國內 Web3 敘事的重要塑造者。
入選理由:
后摩智能創立于 2020 年,是國內首家用「存算一體」做智能駕駛計算芯片的公司,聚焦于探索大算力、低功耗的高能效比芯片及解決方案。2022 年,后摩智能首款存算一體大算力 AI 芯片成功點亮,并成功跑通了智能駕駛場景下多場景、多任務算法模型,這為高級別智能駕駛提供了新的技術可能。
入選理由:
摩爾線程成立于 2020 年,是一家以 GPU 芯片設計為主的集成電路高科技公司,專注于研發設計全功能 GPU 芯片及相關產品。2022 年,摩爾線程發布了兩顆基于其 MUSA 統一系統架構打造的多功能 GPU 芯片——「蘇堤」和「春曉」,以及系列 GPU 軟件棧與應用工具,并獲得了本土伙伴的廣泛支持,基于國產 GPU 計算的生態取得了有效進展。
入選理由:
3D 傳感技術正在智能汽車、機器人乃至元宇宙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國內這個領域很長時間都受限于高性能 3D 傳感芯片的缺失的問題。靈明光子是一家高性能光電 3D 傳感(dToF)芯片研發公司,擁有國內唯一、全球稀缺的成熟 3D 堆疊 dToF 芯片設計和工藝能力,并已成功研發多款 dToF 產品,目前已經在手機 3D 傳感、車載雷達、AR 設備等應用上取得商業化落地。
入選理由:
3D 內容生產與消費一站式平臺元象 XVERSE,突破了傳統的端、云方案,另辟蹊徑自研「端云協同 3D 互動」技術,融合了圖形學、AI 內容生成、高性能計算與存儲、音視頻編解碼等多領域技術,將大、真、多的元宇宙體驗甚至下沉到了微信小程序,推動了娛樂、社交和營銷等多場景內容的 3D 化,也大大降低了元宇宙的體驗門檻。
入選理由:
游戲引擎被視為元宇宙數字內容的核心生產工具。而我國在游戲引擎上玩家并不多,Cocos 是其中不可忽視的一家。從 2D 出發,Cocos 正在將自身的能力往 3D 方向進行延展。2022 年,推出 3D 領域的里程碑級版本 Cocos Creator v3.6,其在性能、原生化和渲染表現力等維度都大幅進化。此外,Cocos 3D 引擎也在智能座艙、虛擬人等非游戲領域全面拓展應用。
入選理由:
凌迪 Style3D 依托于核心的柔性仿真技術,打造了全球首個時尚產業鏈 3D 數字化服務平臺 Style3D,開發了包括數字化建模、面料數字化處理以及數字服飾在線協同平臺在內的數字時尚全流程解決方案。凌迪 Style3D 是時尚行業數字化轉型以及國內元宇宙數字時尚發展的重要驅動者。
入選理由:
渲染技術是元宇宙重要的基礎技術之一。光線云專注圖形渲染技術研發,自研了云原生實時渲染引擎 RaysEngine,該引擎采用了首創的端云協同架構,助力渲染過程降本提效。此外也推出了 3D 渲染性能優化工具 RaysTuner 和支持多人在線協同的數據資產管理工具 RaysAssets 等多款引擎生態產品,為元宇宙的構建提供全面的底層技術支持。成立至今,該引擎已成功應用于云游戲、智慧城市、XR、芯片等多個領域。
入選理由:
元宇宙大幅提升了對于互動性和實時性的需求。作為全球實時互動 (Real-Time Engagement,RTE) 行業的開創者和引領者聲網,已經推動 RTC 進化為 RTE 成為新的行業共識。2022 年,基于 RTE 技術已經涌現了大量新的商業場景和生態需求,聲網生態正在成為不可忽視的創新中心。
入選理由:
互聯網處在進化中,從第一代 PC 互聯網到第二代移動互聯網,再到現在及未來的 3D 互聯網時代,對于實時 3D 的需求在迅猛增加。Unity 中國所擁有的「實時 3D 渲染技術」,正是行業的代表,在 2022 年,有力推動了不同行業在線上實時互動的元宇宙建設,包括核心渲染工具、數字人技術以及在特定垂直行業的應用解決方案,如數字孿生、智慧工廠、智慧城市等等,助推了現實與虛擬世界的交融發展。
入選理由:
蔚領時代是實時云渲染技術應用的領先公司,攜手米哈游打造了被稱之為業內最成功的云游戲《云·原神》。2022 年,蔚領時代對外發布了以電影標準制作的云原生游戲《春草傳》,并與合作伙伴一起共推數字人「春草」作為數字演員出道。不止于游戲,蔚領時代正在以實時云渲染技術為核心,布局服務器硬件定制、VR/AR 內容制作以及數字人等業務,希望成為 GaaS(Graphics as a Service,圖像即服務)行業的引領者。
入選理由:
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研究院 (IDEA 研究院)是一所國際化創新型研究機構。2022 年,IDEA 研究院在多個 AI 領域取得重要進展:其打造了中文最大的開源預訓練模型體系「封神榜」,一言勝千圖,標志著中文 AIGC 時代的到來。其發布了自主研發的新一代機密計算協處理器 SPU,成為保障數據安全的重要硬件設施。IDEA 研究院的 BIOS 生物醫學 V2 版,以近 2700 萬醫學概念和 5400 多萬醫學術語的超大規模,遠超行業標桿 UMLS。IDEA 研究院正在成為國內 AI 發展的重要的推動者。
入選理由:
小冰公司前身為微軟人工智能小冰團隊,2020 年分拆為獨立技術研發實體,實現完全本土化。團隊提出 AI Being 定義,小冰框架也是目前全球實際落地及完備度最高的 AI Being 基礎框架,孵化了大量企業和個人場景中的 AI Beings,覆蓋中國、日本、印度尼西亞等國 6.6 億在線用戶、10 億臺第三方智能設備和 9 億內容觀眾。作為 AIGC 領域的前瞻探索者,已率先形成穩定商業落地與文本、聲音、圖像的產品化陣列。
入選理由:
通用人工智能(AGI)是 AI 皇冠上的明珠,而游戲被看作是 AGI 發展的「天然孵化器」。游戲和 AI 結合,也廣受學界和工業界的關注。啟元世界便是這個方向的代表公司,憑借在深度強化學習和認知決策大模型上的持續深耕,其面向游戲行業正在推出跨品類的 AI 整體解決方案,進一步提高了游戲的體驗質量也助力游戲研發成本的降低。
入選理由:
深勢科技是「AI for Science」科學研究范式的引領者和先行者,聚焦于以藥物設計、材料設計為代表的微尺度工業設計計算,先后推出了藥物計算設計平臺 Hermite®、微尺度科學計算云平臺 Bohrium®等產品。目前,全球已經有超過 1000 個課題組的逾 1 萬多名科學家使用深勢科技團隊開發的 AI for Science 方法進行科學研究。
入選理由:
國內頂尖的 AI 蛋白質設計平臺公司。分子之心打造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 AI 大分子優化與設計平臺「MoleculeOS」,幫助生物技術專家快速識別和產生最合適的蛋白質,以將實驗室研究成果規?;渡涞焦I級應用。
入選理由:
微生態制藥已經成為生物科技的熱點領域。未知君專注于腸道微生物治療 AI 制藥研發,是亞洲首個在 FMT 藥物領域獲美國 FDA 臨床批件的微生態企業,擁有超過 10 條微生態藥物管線,其中已有 4 條進入臨床階段。2022 年,未知君推出新一代 AI+FMT 菌群移植服務 --「個性化腸道微生態精準治療」項目,為相關病人帶來臨床收益。
入選理由:
中國首家生物計算引擎驅動的創新藥物研發平臺,致力于結合前沿 AI 和生物技術,構建高通量干濕閉環的生物計算引擎,建模蛋白質/免疫細胞/免疫系統的復雜規律。開發了全新的蛋白質藥物—「ImmuBot 免疫機器人」,重編程免疫系統、治療數十種免疫相關疾病。
入選理由:
藍晶微生物是一家致力于設計、開發、制造和銷售新型生物基分子和材料的合成生物公司。該公司將「工業 4.0」與「生物技術」結合,搭建了自動化與數據化基礎設施 Synbio OS,大幅提升了研發成功率及放大生產精準度。2022 年,藍晶微生物年產能 25000 噸的海洋可降解材料「藍素® PHA 」工廠正式動工,目前一期工廠即將建成,為商業價值的落地提供支撐。此外,藍晶微生物與合作伙伴聯合發起生物經濟產業加速平臺「天工開物」,這對于行業生態發展產生的積極作用,值得期待。
入選理由:
中科奧格是一家將基因編輯豬應用于異種器官移植、低免疫原性生物材料、人類疾病模型領域的生物科技公司。2022 年,中科奧格聯合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成功實施世界首例 6 基因編輯豬到猴多器官、多組織同期聯合移植,實現了異種器官移植領域多器官多組織移植零的突破。此外,中國首家異種大器官移植醫用豬培育基地——中科奧格 DPF 醫用供體豬培育中心也實現竣工,這將加速推動中國異種器官移植的臨床試驗。
入選理由:
腦虎科技成立于 2021 年,對標馬斯克的 Neuralink,是一家通過柔性腦機接口技術來保護及探索大腦的生命科技公司。該公司率先獲得國內臨床倫理批件,開展了數例科研臨床實驗并取得了預期效果,2022 年,腦虎科技發布了首款腦機接口集成式顱頂半植入醫用級 BCI 產品,及高頻腦電信號處理儀和軟件算法云平臺,能力積累和產品打造日趨完整,首批產品正在逐步實現商業化的落地。
入選理由:
作為 PLG 模式在中國最早的踐行者之一,藍湖服務于數字產品的核心產研設計流程,從產品設計研發從業者的工具、資源、工作方式等角度出發,為不同體量團隊提供整體解決方案。藍湖產品設計協作平臺是公司推出的首款產品,提供?站式?戶研究、產研資料管理、設計交付等場景的解決?案。公司還上線了產品設計工具 MasterGo,為用戶及客戶提供更完善的產品服務,并于今年推出「國產設計軟件共創計劃」,共創優質的產品表現和適合中國市場的協同設計工具。
入選理由:
在提升軟件研發及工程管理效能這件事上,ONES 基于 SaaS 服務模式,從創立至今不斷升級自身產品能力,為廣大開發者用戶提供了企業級的專業研發管理工具,已然處于行業頭部地位。繼 2020 年并購協作工具 Tower、2021 年并購文檔工具為知筆記之后,ONES 于 2022 年完成對技術問答社區 SegmentFault 思否的收購,開始在提供優秀工具之外,綜合構建起高質量的開發者社區,以更豐富產品生態幫助開發者賦能提效。
入選理由:
作為中國公路貨運行業領先的 IoT SaaS 公司,G7 易流基于行業獨有的物聯網技術平臺,先后服務了 7 萬余家大中小型貨主和貨運經營者,幫助他們提升效率、增加收入,覆蓋了安全、保險、結算、金融、智能裝備等車隊運營的全流程。2022 年,G7 與另一家行業頭部公司 E6 完成合并,強強聯合后的新公司成為在推動公路貨運數字化、智能化的進程上,最值得關注的公司。
入選理由:
AfterShip 是一家在國際電商服務賽道做到了細分領域頭部的 To B SaaS 公司,提供「物流查詢」、「郵件營銷」等服務電商售前售后全流程的 SaaS 產品及解決方案,目前 AfterShip 已擁有 10 余款電商 SaaS 產品,服務超 14000 家全球付費客戶,不乏國際知名品牌和電商巨頭。
入選理由:
澤森科工是專注于「全流程」三維內容生成軟件開發的公司,其自研了國內首款全流程 3D 內容生成美術工業軟件「ZENO」,涵蓋程序化建模、程序化材質、物理仿真、生物仿真、實時渲染等多種制作性能,并支持可視化編程,進一步提升了內容創作者的創作效率。2022 年,ZENO 產品實現進一步的更新和迭代,并推出了全新高精度生物肌肉仿真解決方案。
入選理由:
新迪數字是國內一家有著三維 CAD 核心技術和產品研發能力的本土公司。其引進了西門子公司國際一流三維 CAD 軟件 Solid Edge 的源代碼和知識產權,通過「引進——消化吸收——持續創新」的方式,實現國產三維 CAD 的突圍。
入選理由:
群核科技是一家云設計軟件平臺和 SaaS 服務提供商,正在探索新一代工業軟件的打造之法。2022 年,群核科技發布新產品矩陣,其核心為四大產品+七大引擎能力,四大產品指酷家樂、COOHOM(酷家樂海外版)、模袋云、美間;七大引擎能力包括云原生 3D 引擎、VR 實時渲染引擎、云原生 BIM 引擎等,憑借優秀的底層技術能力與新思考,群核科技極大地優化了用戶使用體驗,開辟了新的產品形態。目前,群核科技的產品獲得市場和用戶的廣泛認可,其總注冊用戶已超 3500 萬,合作品牌企業超 32000 家。
入選理由:
新核云是一家面向離散制造業提供數字化工廠全棧式解決方案的公司。其 MES 系統以 SaaS 模式,為垂直行業客戶提供云 MES、云 ERP、TPM、TQM 的服務,產品主要面向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裝備制造、智能硬件三大垂直離散制造業的數字化改造,在 SaaS MES、整車及汽車零部件 MES、裝備 MES 三項細分領域擁有領先的市占率,服務超過 2500+行業客戶,已經成為一家國內少有的頭部的工業智能化軟件企業。
入選理由:
Realibox 是一家為工業產品設計師,提供一站式在線 3D 設計與協作管理工具的公司。Realibox 正在以 3D 設計與協作為切入點,打通建模-CMF 設計-動畫交互設計-渲染出圖-管理協作-銷售/生產全鏈路流程閉環,并逐步打造了包括 CMF 外觀設計、照片級渲染出圖、在線設計溝通評審等在內的一系列廣受好評的設計工具,成為工業設計領域一家快速崛起的新星。
入選理由:
旗下擁有無數爆款產品的影石 Insta360,在 2022 年達到了全景相機全球市場占有率的第一名。這家由 90 后創始人一手打造的影像技術公司,一直在幫助用戶打破常規,以更有想象力和創造力的方式記錄和分享生活。無論是拇指大小的防抖相機 GO2,模塊化全景運動相機 ONE RS、AI 云臺攝像頭 Link,還是全景運動相機 X3 …… 這些充滿技術創新與靈感巧思的革命性產品,不僅贏得了全球消費者的喜愛、市場競爭的優勢,也支撐著影石 Insta360 公司在全球化道路上邁出堅實的步伐,提升中國影像科技的全球影響力。
入選理由:
AR 智能眼鏡在成為下一代個人移動計算終端的道路上,依舊長路漫漫,也許先成為生產力工具,是一個不錯的選擇。2022 年,個人消費電子產品的創新硬件公司蜂巢科技,先后眾籌發布了米家眼鏡相機和面向海外的自有科技品牌產品 SUPERHEXA vision,它們的核心都是智能眼鏡形態相機,首次將頭戴形態與潛望雙攝系統相結合,輔以超高亮度 AR 光學顯示系統,搭載高通驍龍芯片的一體機,為用戶提供第一視角實時拍攝全新體驗。目前,這兩個產品在國內和海外的消費級 AR 眼鏡中銷量位列前茅。
入選理由:
PICO 是字節跳動旗下的 VR 品牌,聚焦于 VR 一體機的研發與生產。2022 年,PICO 面向國內市場發布全新 VR 一體機——PICO 4 系列,在軟硬件以及內容生態上進行了全面升級,是開啟國內的 VR 大眾化之路的一款重要產品。目前 PICO 在國內 VR 出貨量排名第一,其在推動 VR 從小眾玩物走向大眾消費品中扮演著重要的作用。
入選理由:
Nreal 是一家增強現實(AR)科技公司。扎根中國,著眼全球,Nreal 先后已進入中國、美國、英國和日本等多個國家和市場,并成為全球少見的在消費級產品層面,實現將 AR 眼鏡和手機生態內容打通的企業。目前,Nreal 是全球銷量第一的消費級 AR 眼鏡品牌。公司的旗艦產品 Nreal X 為用戶提供 6DoF 原生 AR 體驗,是一款面向全球開發者、先鋒創作者和科技嘗鮮者的全功能 AR 眼鏡。第二代產品 Nreal Air,是一款隨時隨地、即插即用的「口袋巨幕」。
入選理由:
Rokid 是一家專注于人機交互技術的產品平臺公司,盡管產品經歷過從最早的家居陪伴智能機器人到現在的 AR 眼鏡的轉變,但這家公司的底色還是在「人機交互」上。目前,Rokid 擁有首個全球銷量突破 3 萬臺的消費級 AR 眼鏡 Rokid Air,推出了「主機+眼鏡」的全新產品形態。2022 年,Rokid 發布了 AR 智能眼鏡終端 Rokid Station,用來代替之前手機算力部分,可連接 Rokid Air 使用。脫離開手機和移動互聯網做 AR,Rokid 正在探索新的人機交互范式。
入選理由:
Angry Miao(怒喵科技)是一個基于 DAO 創立的 3C 潮流科技品牌,自 2019 年成立以來,已陸續發布多款客制化機械鍵盤 CYBERBOARD、AM AFA 以及擁有超低延遲的桌面級 TWS 耳機 CYBERBLADE。通過 Community Driven 和 D2C 的銷售模式,怒喵旨在打造全球消費者認可的高端潮流科技品牌。
入選理由:
曾經的優秀手機產品公司 OPPO,現已躍遷為真正的科技公司。2022 年,OPPO 發布了首個自研智慧跨端系統潘塔納爾、安第斯智能云以及第二款自研芯片馬里亞納 MariSilicon Y,聚焦軟硬件融合,夯實自身技術底座。OPPO 正在推動端云協同,芯云一體,用硬科技去重新定義產品,為用戶營造全新的產品體驗。
入選理由:
憑借將充電速度從 10 小時提升到 1 小時的技術性突破, 打造了一系列移動儲能產品及其配件,目前睿 RIVER 系列和德 DELTA 系列移動儲能電源因出色的供電性能、便捷的用電體驗及可持續的清潔能源供電屬性,備受用戶喜愛。
入選理由:
通過軟硬結合的模式,從軟件視角來看待芯片,率先開發出國內最大規模前裝量產的車載智能芯片。2020 年,征程 2 在長安 UNI-T 的量產上車,使得地平線打開了智能座艙領域;2021 年,理想 ONE 首發地平線雙「征程 3」芯片,則意味著在輔助駕駛領域的破局。最新一代車規級產品征程 5,單顆芯片算力最高達到了 128TOPS,并在理想 L8 實現首發量產上車。
入選理由:
對于當下在智能駕駛上越級堆疊硬件的普遍現象,大疆車載給出了另一種思路:在不追求昂貴傳感器和外部數據的情況下,用基礎的硬件配置實現了核心 ADAS 功能。大疆車載推出的主動安全、行車輔助、泊車輔助方案硬件在五菱的產品中量產上車,記憶行泊與領航等方案也在路上即將與汽車消費者見面。